安徽省乡(镇)财政管理的若干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0:25:50   浏览:912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安徽省乡(镇)财政管理的若干规定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乡(镇)财政管理的若干规定
省人民政府



试行草案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乡(包括镇,下同)政府管理财政的积极性,保证国家财政收支任务的完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特作如下规定:
一、全省各地在政社分开后,应即建立乡一级财政。乡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政府有关农村财政经济的方针、政策,组织国家财政收,管好用好乡范围内的国家财政各项奖金,筹集、分配、使用好乡的自有资金,帮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业
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保证国家财经纪律的执行,并完成国家交给的其他财政工作任务。
二、乡设立财政所,是乡政府的职能机构,在业务上受县财政局领导。乡财政工作由乡长或副乡长分管。财政所一般由三人组成,其中所长一人,财政助理员二人。人员编制,原有公社财粮员行政编制一人,配备事业编制二人(含原配备的公社财政干部事业编制)。
凡设区的县,区可以设立财政组,作为县财政局的派出机构,人员编制与乡财政所同。
上述人员编制归县财政局统一管理,可根据区、乡财政任务大小适当调剂使用,但全县的编制总数不得超过。
实行乡一级财政体制,将有部分工商税收任务纳入乡财政收支预算。乡财政所同税务部门应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努力完成地方税的征收任务。
三、乡财政目前实行“定收定支,收入上交,支出下拨,超收分成,结余留用,一年一定”的办法,定收定支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少到多逐步扩大。在条件具备时,再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办法。
乡财政的收支指标,由县财政部门通过调查,在模清情况的基础上,本着既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的原则,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确定。乡财政要加强全局观念,搞好综合平衡,做到略有结余,留有后备,不打赤字预算。
收支指标核定后,收入超额部分实行超额分成,具体幅度由县确定,一般可分给乡百分之十到三十。收入任务完不成的,应视主客观原因进行合理负担。支出后有结余的,除国家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经费外,全部留给乡安排使用。超收分成和支出结余留用的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生
产和科技、文教卫生、交通及其它公益事业。
乡财政不设金库,收入全部汇解县财政,支出按月下拨,不能以收坐支,年度终了由县财政进行结算。
四、乡财政资金由国家预算收支、预算外收支和乡自有资金组成。
国家预算部分,收入包括农业税、部分工商税收(屠宰税、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房地产税等)和其他收入等:支出包括国家预算内开支的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水利事业费、文教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其他事业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等。在这些项目中,原
来属于县主管部门管理的,仍由主管部门提出分配意见,经县财政部门审查,由县人民政府下达预算指标。预算内的一些专项经费和财政支农周转金,扫有关规定办理,由乡财政监督拨付。
预算外部分是指财政部门掌握的部分。收入包括农业税附加、工商税附加、房租收入等,下划比例由县决定:支出包括规定由预算外收入中开支的各项经费。
乡自有资金,主要是乡根据当地农民经济状况,按照国家规定,统一筹集使用的资金。这些资金必须经过乡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定项限额提出预算,报县人民政府批准,一年定一次,中间不得任意追加。
以上三种资金,可以统筹安排,但会计核算要严格分开。
五、乡财政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预、决算制度。乡财政部门编制的年度预算和年度决算,要经过乡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通过,报县人民政府核准。
乡基层行政、企业单位应按会计核算原则,分别设置全额、差额或报帐制会计核算单位。在向县主管部门报送各种财务、会计报表时,应抄送乡财政部门一份。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乡财政部门应按规定向乡人民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执行情况和报送各种会计报表。
六、乡财政必须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严禁一切贪污盗窃、铺张浪费等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上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乡财政的监督和指导。凡完成和超额完成财政任务,模范执行财经纪律,成绩显著的单位与个人,应予表扬
和奖励;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应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要绳之以法。
七、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未尽事项和具体解释,授权省财政厅办理。




1984年1月2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改进粮食补贴资金拨付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改进粮食补贴资金拨付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农业发展银行分行、粮食局(厅):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会同粮食部门、农业发展银行为加强补贴资金管理,力争做到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做了大量工作,补贴资金拨付逐年好转。但目前一些地区确实存在财政补贴资金拨付不及时和中间环节滞留时间长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报经国务院领导批准,现将改进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办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粮食购销企业拨付粮食风险基金,由逐季拨付上一季度补贴改为按季拨付当季补贴。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15日之前将本季度的粮食超储利息费用补贴和省级储备粮油利息费用补贴拨付到粮食购销企业。为防止预拨发生各类问题,财政部门应尽量按实际超储库存或销售数量拨付补贴,具体方式可以为:3月15日之前拨付1、2月补贴,6月15日之前拨付3、4、5月补贴。9月15日之前拨付6、7、8月补贴,12月15日之前拨付9、10、11月补贴,12月补贴在次年第一季度拨付。
二、为确保粮食风险基金专户有足额资金对企业拨付,中央对地方的包干补贴款按季均衡于每季第一个月底之前拨付到各省(区、市)财政厅(局)在农业发展银行开设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地方自筹配套资金也必须在每季度第二个月底之前按季足额拨付到专户;中央财政按季考核地方自筹资金的到位情况,如不能按时到位,中央财政在每季度结束后的第一个月将相应扣减中央对省(区、市)的资金调度款,并由中央财政直接划拨到省(区、市)财政厅(局)在农业发展银行开设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
三、对财政部门不能按规定时间向粮食购销企业拨付粮食风险基金的,授权省级农业发展银行先行预拨。凡农业发展银行专户上有资金,财政部门不能按上述规定拨款时间开具拨款单拨付粮食风险基金补贴的,授权省级农业发展银行根据基层行提供的数据,将财政应拨补的全部利息和应拨补费用的80%直接从专户划拨到企业的开户银行。拨款后通知省级财政部门及时清算。
四、对粮食购销企业拨付国家储备粮油利息费用补贴,由半年拨付一次改为按季拨付当季补贴。属于垂直管理的中央储备粮油,其利息、费用补贴由中央财政在每季度第二个月底之前将资金拨付到国家粮食储备局在农业发展银行开设的专户上,国家粮食储备局在收到补贴资金后的一周内,会同财政部直接将补贴资金拨付到中央储备粮油的承储企业。属于地方代管的中央储备粮油,其利息、费用补贴由中央财政在每季度第二个月底之前将资金拨付到各省(区、市)财政厅(局)在农业发展银行开设的专户上,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补贴资金后的一周内,会同省级粮食部门直接将补贴资金拨付到中央储备粮油的承储企业。
五、为确保国家储备粮油利息费用补贴能及时拨付到企业,对省级财政部门不能按上述规定时间开具拨款单拨付补贴的,授权省级农业发展银行根据基层行提供的数据,或省级粮食部门提供的分库点粮油储存数量,将财政应拨付的利息和应拨补费用(每斤原粮4分钱部分)的80%直接从专户划拨到中央储备粮油承储企业的开户银行。拨款后通知省级财政部门及时清算。
六、1991年粮食年度末政策性财务挂帐利息补贴,由中央财政在每季初将资金拨付到各省(区、市)财政厅(局)在农发行开设的专户上,对企业未实行停息的,在每季度最末月15日之前将利息补贴拨付到企业,对企业实行停息的,由农业发展银行自动抵扣归还利息。提前消化挂帐节余的利息补贴,必须用于粮食方面的开支,不得挪作他用。应由中央财政负担的新增粮食财务挂帐利息补贴,由中央财政在每季度第二个月底之前直接拨付给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企业实行停息。
七、各级农业发展银行要提高粮食补贴资金汇拨效率,对各项粮食补贴资金,在农业发展银行收到财政或粮食主管部门出具的汇付凭单后,必须在3日内(节假日顺延)将资金如数划拨到收款企业。如因农业发展银行汇拨不及时造成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由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相应的责任。
八、各级财政、农业发展银行和粮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作和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定期核对帐目,相互抄送相关文件,齐心协力共同做好粮食补贴资金拨付和管理工作。



关于对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军工企业免征土地使用税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对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军工企业免征土地使用税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995年5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地方税务局:
按照国务院国函(1994)93号《国务院关于对军工科研生产调整改革问题的批复》中“军品科研生产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原则上免征土地使用税”的精神,结合军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六条第七款“由财政部另行规定免税的能源、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的规定,现对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军工企业征免土地使用税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对军品的科研生产专用的厂房、车间、仓库等建筑物用地和周围专属用地,及其相应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供煤、供油、专用公路、专用铁路等附属设施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对满足军工产品性能实验所需的靶场、试验场、危险品销毁场用地,及因防爆等安全要求所需的安全距离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二、对科研生产中军品、民品共用无法分清的厂房、车间、仓库等建筑物用地和周围专属用地,及其相应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供煤、供油、专用公路、专用铁路等附属设施用地,按比例减征土地使用税。具体办法,在应纳土地使用税额内按军品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例,相应减征土地使用税,计算公式为:
减征税额=应纳税额×军品销售额/销售总额
三、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困难,对专门生产枪炮弹、火炸药、引信、火工品的企业,除办公、生活区用地外,其他用地在1996年底以前免征土地使用税。
四、上述科研生产企业的军品销售额及土地使用税的减免,由当地税务征收机关商同级财政部门核批。
五、此规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执行。(89)国税地字第037号“国家税务局关于对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所属的兵工企业征免土地使用税问题的规定”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