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市区中小学教育经费核定办法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7:45:16   浏览:986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齐齐哈尔市市区中小学教育经费核定办法暂行规定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印发齐齐哈尔市市区中小学教育经费核定办法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现将《齐齐哈尔市市区中小学教育经费核定办法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齐齐哈尔市市区中小学教育经费核定办法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深化我市教育事业改革,不断优化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齐齐哈尔市市区中小学教育经费核定办法暂行规定.
一、意义目的。制定和实施中小学教育经费核定办法暂行规定是我市教育事业单位改革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是巩固“两基”成果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教育资源重组和优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教育经费核定存在的“平均主义”、吃财政“大锅饭”等问题,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养事不养人、养老不养小”的原则;二是坚持按省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确定中小学经费定额的原则;三是坚持确保我市中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基本需求与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 区别对待,动态管理的原则;五是坚持做到定额测算依据充分,定额标准切实合理的原则。
三、定额标准。为确保定额标准切合实际、科学合理,考虑到各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中心城区、郊区、农村)不同,重点校和一般学校不同,各校生源不同等特点,对市区政府举办的高中、初中和小学学校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定额标准。
(一)高中:重点高中每生年人均经费定额为1,500元。普通高中每生年人均经费定额为1,700元。(3)职业高中每生年人均经费定额为l,600元。
(二)初中:一类学校(指市区示范学校,地处中心城区且生源较多)每生年人均经费定额为1,400元,二类学校每生年人均定额为l,500元,三类学校(乡镇以下学校)每生年人均定额为1,600元。
(三)小学:一类学校(同上)每生年人均定额为1,100元,二类学校每生年人均定额为1,200元,三类学校(同上)每生年人均定额为1,400元。
对于每个学校具体划分类别及定额标准,由各区财政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经认真测算后确定。
四、核定方法。
(一)年初财政部门按照对某学校确定的生均定额标准,以其上年末实际在校学生为基数,核定该校年度财政核拨在职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指标(含公杂,水电,公用,职工取暖费,教学行政费及零星购置维修费等)。在每个新学年开始时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各学校招生数量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经费指标。对规模过小、生源严重不足、布局调整又不能撤销的小学校,财政可适当安排一定数额的项目经费。
(二)考虑到各学校成立时间、历史沿革的不同,离退休人员数量差别较大,所以生均定额不包括离退休人员。对离退休经费由财政部门单独核定.
(三)在事业单位改革期间,对退养、病退及分流人员等,要按照《齐齐哈尔市事业单位改革人员竞岗聘用和分流安置实施意见》由财政单独核拨,经费。
(四)对省市财政、教育部门下达的专项经费和本级安排大型维修购置专项经费,不计算在生均定额指标内。
五、具体要求。一是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生均定额标准核定经费,并对学校实行“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办法。二是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财政部门,认真抓好落实。打破区域限制,允许学生合理流动,同时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调整编制和师资力量。三是除遇国家统一调资等政策性因素外,原则上不调整生均定额标准。四是学校要如实申报在校学生数,严禁弄虚作假,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一经发现虚报学生数的学校,加倍抵减经费,抵减经费的10%由学校负责人个人承担,同时追究学校负责人行政责任。
六、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市区由政府主办的全日制高中、初中和小学学校(不含私立学校和公办私助校自费生),
七、本规定从200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
八、本规定由市财政部门负责解释。各县(市)可参照本规定执行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重新确定生均定额标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若干废止和失效的增值税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若干废止和失效的增值税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

财税[2009]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
  根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1994年以来联合发布的增值税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现将废止或失效的相关文件明确如下:
  一、全文废止或失效的文件(14件)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运输费用和废旧物资准予抵扣进项税额问题的通知》 [(94)财税字第012号]。
  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应纳入增值税计税销售额征收增值税的通知》[财税字(1994)第035号]。
  3.《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煤炭调整税率后征税及退还问题的通知》[(94)财税字第036号]。
  4.《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商业环节增值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字[1998]4号)。
  5.《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国务院有关完善小规模商业企业增值税政策的决定的通知》(财税字[1998]113号)。
  6.《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运输费用扣除率的通知》(财税字[1998]114号)。
  7.《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软件开发生产企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字[1999]192号)。
  8.《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续若干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明电[2000]6号)。
  9.《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棉花进项税抵扣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2001]165号)。
  10.《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农产品进项税抵扣率的通知》(财税[2002]12号)。
  1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油机安装税控装置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15号)。
  1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农产品进项税抵扣率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05号)。
  13.《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16号)。
  14.《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购进烟叶的增值税抵扣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40号)。
  二、部分废止或失效的文件(7件)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营业税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94)财税字第026号]第四条第(一)项、第六条第(二)项、第八条、第十一条。
  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几个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060号)第一条、第四条、第五条。
  3.《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第七条第(一)项“东北以外地区固定资产除外”的规定、第九条、第十条。
  4.《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10号)第三条。
  5.《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三条第(二)项“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农业产品增值税税率和若干项目征免增值税的通知》[(94)财税字第004号]第三条的规定”。
  6.《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纳税人放弃免税权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7号)第四条。
  7.《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8]56号)第三条。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关于印发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工作规则的通知

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工作规则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修改后的《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工作规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五月十日

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工作规则

为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进一步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宁波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条例》、《政协宁波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一、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是市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做好这项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改进政府工作,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应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政府各部门、单位是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主体,市政府办公厅主要负责对这项工作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做好相关建议、提案的承办工作。对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建议、提案,主办部门与协办部门应相互配合,共同办理。对涉及重大政策性问题或需要市人民政府协调、决策的,由承办单位按工作程序向市人民政府专题请示。
三、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应坚持依法办事,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承办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办理。对涉及面广、比较复杂的问题,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对能够解决的,应尽快落实;对难度较大的,应列出计划,尽力解决;对因客观条件限制确实难以解决的,要实事求是地向代表或委员解释清楚,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谅解。
四、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实行领导负责制。各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办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做好部署落实和督促检查工作,并应直接参与重要建议、提案的协调办理。同时,应建立办理工作责任制,落实分管领导、综合协调机构和具体承办人员,并明确相应的责任。要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规范本单位的办理工作。
五、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实行面商制。承办单位每办理一件建议、提案,在正式答复前,必须同领衔代表或委员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沟通与协商,主动听取代表、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做好有关解释工作。对市人大重点建议和市政协重点提案以及党派、团体提案,一般应由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与代表、委员或党派、团体负责人直接进行面商,力求使办理事项得到落实。
六、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实行限期答复制和年度办结制。市政府办公厅会同市人大代表人事选举工委和市政协提案委在“两会”闭幕后1个月内确定属于政府系统办理的建议、提案承办单位。主办单位一般应自交办之日起3个月内就办理结果向建议、提案提出人书面作出答复。因情况比较复杂,一时难以答复的,经交办部门同意,可延长至6个月内答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提案,承办单位一般应自交办之日起3个月内答复代表、委员,确需延期办理的,应报请交办部门同意。向代表、委员答复建议、提案,必须按公文处理程序和格式行文。答复要内容具体,表达准确,用语谦逊,并在书面答复时附寄征询意见表。代表、委员对意见反馈表示不满意的,由承办单位重新进行办理,并在1个月内再次向代表、委员作出书面答复。书面答复后,要抓紧落实承诺事项,一般应当年兑现。跨年度落实的要有明确的落实计划和当年工作目标。
七、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要有全局观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市政府工作部门和直属机构代表市政府行使职权,在办理和答复中要始终站在政府的立场,胸怀全局。要各尽其职,互相配合,不准推卸责任,转移矛盾。要本着对代表、委员,对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答复和落实办理事项,不准强调客观敷衍推诿,不准违背原则盲目许愿,不准超越权限草率答复。需向上级请示的问题,要请示后再行文答复,不得以请示代替答复。凡答复承诺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事项,应抓紧落实。确因情况变化不能落实的,承办单位应当主动向代表或委员说明原因,并及时报告交办部门。
八、切实加强对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务督查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按时完成,努力提高办理质量,切实抓好答复事项的跟踪落实。要及时对建议、提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调研,反映重要信息,提出工作建议。各承办单位要及时将办理工作和落实情况报告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大代表人事选举工委或市政协提案委。各级政府要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政协常务委员会报告办理工作情况。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建议、提案的网上办理、信息发布和资源共享。
九、密切同市人大、政协常委会及其有关工作机构的联系。对市人大、政协常委会及其有关工作机构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评议办理工作,各有关单位要主动配合,单位负责人要如实汇报办理情况,认真听取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市政府办公厅要分别与市人大代表人事选举工委、市政协提案委一起对政府系统建议、提案办理情况进行目标管理考核,并对办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办理不力、敷衍推诿、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批评并限期改正。
十、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工作规则》(甬政发〔2002〕143号)同时废止。